佛教的真理是什麼? |
〈瑜伽真實義品〉把真理叫作真實,分為四大類,稱為四種真實: (一)世間極成真實──是指隨類隨俗的常識真實,這又分為兩類:一是世間非人類所以為的真實,二是世間人類從自然及習慣中所幻覺的真實。 (二)道理極成真實──是指學術家從研究推演中所得的學理真實,這又分為四類:一是科學家由實驗所得的真實,二是哲學家由思辨所得的真實,三是神教者從神契信仰中所得的真實,四是心(定)教者從靜坐修養等所得的真實。 (三)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──是指出世聖者以解脫智所證的真實,這又分為二類:一是小乘聖者聲聞及緣覺所證的我空真實,二是大乘聖者所證一分我空的真實。 (四)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──是指大乘聖者正遍知覺所證的法空真實,這又分為二類:一是菩薩分證的法空真實,二是佛陀滿證的法空真實。 佛教絕不武斷,也絕不輕易地否定他人的真理,只是把各種真理,分成了類別與等級,各還各的本來地位,各存各的應有價值。有一種外道的神教,動輒就是抹煞異己者的一切價值,給與一個魔鬼的帽子戴上,佛教絕不會如此的獨斷。以上所舉的四種真實,在佛教徒的心目中,可以承認它們都是真理,只是有著高下輕重的分別而已。 佛教的真理,是我空及法空以後所得的結果。我空了,煩惱障斷除;法空了,所知障斷除。我空之後即解脫生死,法空之後即不住涅槃。《金剛經》所說:「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。」便是說明我空的境界;「煩惱即菩提(正覺),生死即涅槃(寂滅)。」便是說明法空的境界,非空非有,不落兩邊的中道妙理,也只有證了法空之後的人才能親自實證。 佛教的最後真理──證得二空究竟的真理,不在世間法中,已無名言可說,所謂「離名言相,離心緣相」,便是究竟真理,勉強給它標出名目,叫作一真法界或真如理體。但是,佛教的究竟真理,雖然無可名狀,它卻並未離開世間萬象,世間萬象的某一象也都是究竟真理的一部份。因此,禪宗惠能大師說: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,離世覓菩提,恰如求兔角。」佛教的目的講空,是空去我執的煩惱障及法執的所知障,並不是要否定世間的萬象。佛教的真理是在一個覺字,唯有自覺才能了生死,唯有自覺覺他才能度眾生,唯有覺行圓滿才能成佛。 |
- Oct 18 Thu 2007 23:19
佛教的真理是什麼?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